
「潮境」指的是寒、暖兩潮流的混合區, 特別指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的海水混合處, 此區浮游生物孳生, 能吸引洄游魚類聚集, 成為漁場, 總是吸引不少釣客, 潮境公園園區裡的環保復育公園原本為一處垃圾集放地, 後來經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規劃改建後, 成為一處看海賞景的最佳去處, 而以「潮境」為名的這個公園, 因為位於漁港及漁村旁, 便希望以這個名稱為地方帶來源源不絕的蘊藏與豐收(資料來源 : Taiwan, The heart of Asia)
(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觀看較佳照片效果)
開車或騎車進入潮境公園只有一條路, 就是要跨越長潭里漁港的平浪橋, 橋的左邊是長潭里漁村及漁港, 右邊是開闊的海蝕平台與海景



潮境公園有兩個收費停車場, 一個就在剛過了橋和潮間帶海洋保護區

公園裡有一大片的草地, 草地上有魚群雕塑, 似乎是魚群優游在大海之中的意象


公園一邊有觀海散步道, 在退潮時的海蝕平台是最佳的自然教室, 有豐富多樣化的自然生態




公園旁一整排各式類型的餐廳, 本來想挑谷哥評價還不錯的"好時光", 結果沒營業, 索性吃了隔壁的"傻大姊海景餐廳", 超大盤的櫻花蝦炒飯和蔥爆沙茶羊肉, 一個人根本吃不完, 建議至少兩個人來吃, 才能多點其他的菜



草原上有涼亭供遊客休息, 也有民眾團體在草地上隨著大海的浪濤聲翩翩起舞



公園裡還有類似看台座位的展演空間, 像是寄居蟹廣場, 旁邊的潮境海洋中心還在興建中, 第二停車收費亭就在旁邊


公園裡的福舊宮土地公廟, 據說早期因為沒有興建海堤, 大浪來襲時就會淹水, 因此把廟遷往山邊, 後來山邊因為要興建潮境海洋中心又要遷移土地公廟, 於是擲筊後土地公選擇回原址


土地公廟是當地漁民的信仰, 也是海洋文化和教育的一環, 與海科館不會牴觸, 而且它的景觀設計都與潮境公園融為一體


土地公廟對面的潮境海洋中心的微特展館, 以為是不用錢的, 還刷了實名制想進去吹個冷氣, 哈! 旁邊是來潛水的人可以盥洗更衣的地方

潮境公園似乎是北台灣愛好潛水者的首選之一, 每到假日一早都有成群結隊的人來報到


從這個小徑下去, 因為要下潛點(岸潛), 對有些女生來說揹氣瓶裝備20幾公斤走爬礁石比較困難, 可能不適合, 不過這裡是寒暖兩潮流的混合區, 浮游生物孳生, 能吸引洄游魚類聚集, 所以在此潛水可以看到很多魚類






除了在海岸附近潛水, 還有遊艇業者載客出海到深水區玩, 另外還有海釣船, 所以在夏天海上真的是熱鬧





第二停車場就在潮境鸚鵡螺市集的前面


不過市集好像假日才有比較多的攤位提供餐飲, 攤位看起來不多, 非假日時看起來有點冷清






之所以稱為鸚鵡螺市集, 是因為這裡有一座鸚鵡螺造型的溜滑梯, 小朋友還可以在這裡玩沙, 頗受歡迎的


園區裡還有一座石門框供人拍照打卡



這裡還有一座迷你小山叫做雙彭山, 山上還有基石, 不過有圍起來的部分, 似乎是不給爬了


還有一個木造的打卡框, 應該是要把基隆嶼放在框框裡或是人站在框框裡拍照


比較知名的應該是12隻的飛天掃帚, 由法國藝術家派崔克在2016年所創作, 成為網美網帥爭相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


曾因長期受到烈陽, 海風, 颱風與人為拍照時不當拉扯碰觸而折損, 復育公園前身為垃圾掩埋場, 派崔克希望透過作品寓意, 珍愛海洋, 清掃海洋垃圾, 減少海洋汙染物, 而這些巨型掃把也因「哈利波特」電影的畫面, 讓遊客驚豔與喜愛, 並廣稱為「飛天掃把」


鸚鵡螺市集旁的那座山是七斗山, 登山步道可一路通往101高地, 80高地和忘幽谷步道, 本來想找八斗子砲座遺跡, 原本的山徑已禁止攀爬, 空拍機也找不到被荒草覆蓋的遺跡了



如果妳留意的話, 抬頭就會看到好多隻老鷹低空的飛翔在鸚鵡螺市集和復育公園一帶, 令遊客驚呼連連, 讓潮境公園除了看山看海潛水之外, 還多了賞鷹, 有空你也來走走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