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山(H757m), 又名滴水大尖或粗坑口山, 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與平溪區交界處, 臨近基隆市境, 海拔757公尺, 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近山頂處有一球形氣象站, 為五分山的明顯地標, 近年來新北市政府已將五分山一帶的登山路徑結合起來, 「五分山登山步道」, 五分山西偏南約500公尺處有一座無名山峰, 部分登山界人士稱為「五分山西峰」, 位於新北市、基隆市交界上, 海拔740公尺, 為基隆市實質上的第一高峰, 基隆市名義上的第一高峰為海拔729公尺的姜子寮山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觀看較佳照片效果)
五分山步道全長約3.6公里, 從新平溪煤炭博物館開始起登, 一路階梯上升, 終點抵達五分山氣象雷達站, 一般腳程至少要2小時, 沿途沒有甚麼遮蔽物, 夏天要做好防曬
不過如果你體力不好或是不想這麼累, 可以開車沿著靜安路四段, 馳騁在蜿蜒的五分山公路直達雷達站前的五分山步道終點, 將車停在路旁, 爬一小段到五分山, 是最省時省力就可以欣賞到壯麗山景的方式
蜿蜒曲折一路陡上的五分山公路, 也是自行車愛好者經常挑戰的一條公路, 除了難度不小以外, 還可以一邊騎一邊欣賞壯麗的山景
當你看到雷達站時, 登山步道就在雷達站的右下方
這裡是從煤礦博物館起登, 五分山登山步道的終點, 也就是我們要往回走的概念
約100多公尺後抵達分岔點, 左邊前往五分山三角點, 右邊前往暸望停
先往左邊去三角點吧, 反正也不遠, 大概80公尺而已, 喜歡爬山的人都會有某種的基石情節, 總覺得要看到三角點, 才會有登頂的感覺, 沿路不像是自然走出來的山徑, 而是有刻意被砍伐整理過的痕跡
小百岳五分山三角點, 標高757M, 因為不是歷盡艱辛萬苦從新平溪煤炭博物館走上來撿的三角點, 所以有點心虛, 哈
這裡大概是最靠近雷達站的地方, 一顆超大的雷達球體就在眼前不遠處
從三角點往回走前往暸望亭
五分山上沒有甚麼鮮豔的花草, 只看到一株不知名的紅葉樹, 因處於台灣東北角, 迎向東北季風, 所以高處景觀以芒草耐寒植被為主, 與大屯山相似, 都以菅芒浪白之秋景著稱
不用10分鐘就來到暸望亭, 這裡整個五分山視野最好的地方, 環顧四週, 從雙溪, 平溪到基隆北海岸, 東北角, 基隆嶼, 美景一覽無遺, 運氣好還碰到雲海景色, 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拍攝日出日落美景的地方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是為彌補花蓮, 高雄兩氣象雷達因受中央山脈阻擋, 及地球曲度影響, 在臺灣北部海上、陸上所形成的偵測涵蓋空隙而建立, 提供對北部颱風嚴密追蹤監視,並改善北部陸上豪雨預報及加強冬季之鋒面偵測,除可減少因氣象災害所造成之損失,並可增進水資源之有效運用
風景媲美陽明山, 四季景緻各具特色, 景色壯麗, 秋芒如雪, 冬天常為雲霧繚繞, 宛如人間仙境, 日出日落景緻, 晚霞滿天, 觀星賞月, 充分展現了五分山自然之美
五分山步道沿稜線而行, 遠觀有如萬里長城,因此也有小萬里長城之稱
晴天時可遠眺台北盆地、基隆嶼、野柳、紅淡山和平溪等地
在暸望亭享受自帶的午餐, 一邊欣賞美麗的山海美景, 無價
吃飽飯後, 可以去最精華的稜線走走, 來回大概2公里, 算是折衷版的五分山步道健走
稜線上的另一個觀景台
一直到另外一處分岔口, 回頭望向暸望亭, 已經蠻遠的了, 就此回頭吧
再從暸望停回到五分山登山步道終點的停車處, 完成折衷版的五分山登山步道健走, 也欣賞到了壯麗的山海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