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甕尖海拔102M, 從基隆燈塔走稜線上來不過420M, 到白米甕炮台約540M, 再從白米甕炮台回基隆燈塔下方停車處, O行路線大約1.3公里而已, 雖然山路有點小陡, 但還是屬於輕鬆休閒路線, 還可以欣賞到絕佳的山海美景, 疫情降二級, 趁著一早天氣晴直接衝到基隆, 藍天白雲好天氣非常適合拍照飛空拍, 疫情期間的悶, 一掃而空
(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觀看較佳照片效果)
最近台灣都是屬於夏季午後雷陣雨天氣, 天氣預報中午以前大致晴朗, 所以一早0600出門, 路上車不多, 直接開到台基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前方, 畫白線的路段路邊停車, 千萬別走錯車道, 右邊屬於大貨車進場專用道
左邊的兩線來回車道才能讓一般汽車和出場貨車行駛
今天的路線是從停車處走到基隆燈塔, 然後走山稜線到白米甕尖, 再下到白米望砲台, 觀測所, 最後穿越太白社區民宅回到光華路停車處的O行路線, 全長大概1.3公里吧
往基隆燈塔的入口就在停車處的旁邊, 走一小段上坡路就到了
基隆燈塔因為非公務車不能進入, 因此車子才必須停在光華路上
基隆燈塔於明治32年(1899年)4月選址於基隆西岸岬角(萬人堆鼻)處起工, 並在隔年2月24日竣工, 同年4月1日點燈, 為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座完成的磚造燈塔, 除了以具有燈光照引船隻安全進出基隆港之外, 另外因應基隆之惡劣天氣引航則裝設霧砲, 並有觀察基隆風向、溫度和氣候變化之測候所功能
只是目前基隆燈塔仍為公務機關, 所以該建物無對外開放參觀
1962年, 燈塔進行磚牆鋼筋混擬土改建工程, 2021年2月20日, 在經過基隆市政府文化部決議下, 指定為市定古蹟, 並將配合推廣西岸觀光行程成為觀望海景之景點
燈塔下方有一處觀景平台, 可以鳥瞰碼頭作業區, 應該也是不錯的觀賞日出地點
鏡頭拉近, 基隆嶼就在左前方, 上方突出物就是基隆嶼燈塔, 下次找個時間看能不能從和平島白燈塔飛到基隆嶼空拍
基隆燈塔右前方遠處是球子山燈塔, 基隆市長正在打造一日雙塔的路線, 預計9月要開放, 從基隆燈塔走白米甕尖再到球子山的燈塔, 為基隆打造新的休閒旅遊模式
從基隆燈塔走山徑稜線可通到白米甕砲台, 或者也可以直接開車到白米甕停車場, 小編10多年前曾到過白米望砲台遊玩, 當時並還沒有修築這條登山步道
過去這一帶屬於軍事要地, 因此有許多軍事遺跡, 像是防空洞, 砲台, 觀測所和指揮所之類的
到達舊觀測站, 上面已經爬滿了植披, 這裡也是一處觀景平台, 幅地比基隆燈塔的觀景平台還大
這裡可觀賞到的海景又更為寬廣, 從基隆外港, 基隆嶼, 一直到協和發電廠的整片海岸美景盡收眼底
陽光照耀下的海水既深藍又翠綠, 只是夏天大太陽底下會待不久, 建議一早來趁著陽光比較溫和的時候
繼續往上走, 接下來的路段和階梯會比較陡一點, 而且沒有甚麼遮蔭, 還好路程不是很長
看到協和電廠的大煙囪, 白米甕尖就快到了
基本上就是沿著山稜線走, 從最左側的基隆燈塔, 爬到白米望尖, 再下到白米甕炮台, 輕鬆地欣賞台灣的山海美景, 另外一邊就是高聳的斷崖了, 不過步道很安全, 可以放心的走
空拍山稜線和海景以及協和電廠同框, 真的是美麗的山海景色
很快就到白米甕尖了, 這裡有大樹遮蔭, 還有休憩的圓形和長形的座椅, 可以在這裡休息喝個水吃個點心, 涼風吹來很舒服, 而且這裡可看到的海岸景色更美
不過要小心, 不要太靠近懸崖而滑落邊坡
協和電廠方向, 陽光, 藍天和蔚藍海岸, 太棒了
基隆嶼方向
飛完空拍休息的差不多了, 繼續往白米甕炮台前進
在制高點上又見一處類似小砲台的遺址
從這處遺址旁的階梯下去就到白米甕炮台了, 階梯蠻陡的而且有點窄, 最好是前後兩天晴天來走, 避免濕滑
白米甕炮台涼亭就在階梯旁, 也是乘涼休憩欣賞海景之處, 不過還是覺得在白米甕尖上的涼風舒服
此處離球子山燈塔還有1.5公里, 雖然不遠, 但由於天氣太熱, 帶來的水快喝完了, 基隆市長所說的一日雙塔路線步道應該也還沒完成, 下次再獨攀球子山吧
白米甕砲台始建於1900年(明治33年)12月, 完成於1902年(明治35年)7月,是當時台灣總督府因應恐爆發之日俄戰爭之虞而修建之「永久防禦炮台」防禦工程之一, 同時也是基隆要塞中最早完成配砲的堡壘砲台, 原名「白米甕堡壘」, 屬海防型砲台, 設置於形勢險要的太白莊地區, 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 共扼基隆港, 成為負責基隆港外港海域的第一道防禦防線
圓形砲陣地, 以砲陣地的規模來看, 當年的大砲應該不小, 據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資料說是安式8吋加農砲
1985年8月19日, 白米甕砲台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2009年10月13日則公告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2020年基隆市文化局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專案經費支援下進行白米甕砲台修復再利用工程計畫, 除進行砲台區域之整修補強,並修繕涼亭、砲台坡道日式欄杆仿作及全區整修工程
另外一處涼亭則是可以鳥瞰基隆外港的山海風光
白米望砲台的西觀測所
觀測所過去是屬於軍事重地, 經過修繕後提供民眾參觀
從觀測所的洞口望出去的景象, 隨時觀測敵情, 是否有敵軍的船隻靠近, 並通知砲台的大砲發射砲彈攻擊(自己想像的)
從觀測所看過去的白米望砲台全景及空拍照, 留給後世之人許多想像空間
離開白米甕炮台沿著社區小路(太白社區)回到光華路上的停車處
太白莊地區別稱為「荷蘭城」, 相傳荷蘭人曾在此地區修築堡壘, 但實為西班牙人所建, 但當前並未有確切文獻記載此事, 這裡的社區小路錯綜複雜, 偶不小心就穿越進民宅死巷, 還是按照谷哥大神的指示走大路
在白米甕炮台已有一處停車場, 假日人車多時可能就要停到下方不遠的這座私人停車場了, 原本大約1個多小時的行程(含休息), 由於拍照加空拍, 花了我將近3小時
離開前, 剛好燈塔文物館也在光華路上, 順便進去參觀一下, 只是他的開放參觀時間一天只有四小時, 10:00–12:00, 14:00–16:00, 周六日一沒開放, 今天剛好是周一, 而且據說館內要團體預約, 所以只好在館外拍拍照, 結束今天的輕旅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