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位於蘇澳港南側, 是臺灣沿海及近洋漁船的重要基地, 漁獲量極豐, 為臺灣三大漁業重鎮之一, 包括南方澳漁港和內埤漁港, 除了豆腐岬海水浴場可以游泳玩立槳, 風景超美的情人灣(內埤海灘)和賊子澳玻璃海灘秘境也是遊客不可錯過的景點, 車子開到南方澳觀景台, 就可以一次把這些美景盡收眼底!
(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觀看較佳照片效果)
非假日的雪隧蠻好開的, 從淡水開車直接導航到豆腐岬海水浴場約1.5小時就到了, 非假日的停車場很空, 甚至有人直接停在路邊
停車場旁的這間面海的高級飯店Brighthouse, 一晚要價7800
停車場對面一處重新整建的建築物, 比以前的舊建築漂亮很多, 過去好像是叫南方澳討海文化館, 去的時候尚未完工開放
豆腐岬左後方的蘇澳港和中正軍港, 龍德造船廠製造的沱江軍艦也在此, 可謂是軍事重鎮
當年斷裂的南方澳大橋正在做最後一段的銜接工程, 完工後就可以從跨港路直接過來, 不用再繞到內埤路跟造船路了
免門票的豆腐岬海水浴場的海水在陽光照耀下更顯湛藍清澈, 風景優美
停車場跟海水浴場之間有淋浴間(也是免費)跟廁所
到海水浴場玩耍會將沙帶上來, 因此要在外面先將腳上的沙沖掉後才可進淋浴間
曾經看到網路有人說在這裡的沖洗淋浴不是很乾淨就有點擔心, 但是現場看了之後覺得還行啊, 都有人在打掃, 男生的淋浴間雖然只有兩間, 但其實廁所也有蓮蓬頭, 當淋浴間有人時也可以去廁所沖洗
這裡有一長排的迴廊, 玩水後可以上來這裡避免曝曬
一早7-8點來游泳的人不多, 反而是一群一群的SUP玩客比較多, 等小編下午想來游游泳時, 海水浴場泳客很多了, 即使是非假日
從空拍的鏡頭更能感受到湛藍海岸的美
台灣日治時期, 岬灣內建有兩塊四方形、長寬每邊約一丈二、作用類似消波塊的水泥墩, 以防止太平洋的長浪湧入, 每當漲潮時, 露出海面的水泥墩部分類似兩盤豆腐, 因此被叫「豆腐岬」此名, 後因蘇澳港的開建, 就把這兩塊「豆腐角」給埋了, 長眠於地下永不見天日
所以在海水浴場完全看不到這兩塊豆腐的存在了
海水浴場的右後方擺了幾個貨櫃, 擺滿了SUP, 看起來應該是有業者在此經營這項水上活動
8/21在此舉辦了宜蘭縣蘇澳盛夏音樂饗宴的海洋嘉年華, 盛況空前
這裡也是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以此向外延伸劃定領海及鄰接區
蘇澳地區位於中央山脈之最北端,地層主要為板岩與大南澳片岩, 在變質過程中生成扁平狀的礦物,因此, 板岩常帶有葉理狀的構造岩理, 在造山過程中, 葉理狀構造的板岩受擠壓作用容易產生節理, 若板岩的節理發達, 易引發岩體滑動而產生陡峭的斷崖, 形成特殊的地景(資量來源 : 國家圖書館)
只要有海岸, 就容易看見廢棄的碉堡
從豆腐岬往回走造船路, 接內埤路經內埤漁港再接到學府路到內埤海灘
一進到內埤海灘入口處的北濱公園, 就看到5公尺高的觀音石像, 作為公共藝術, 也希望觀世音庇護戲水遊客安全, 漁民滿載而歸
北濱公園有籃球場, 公共廁所等設施
靠海的地方還有座椅可休息觀海
北濱公園的海岸線風景優美, 經常吸引遊客到此一遊, 在谷哥地圖上有四個名稱, 南方澳情人灣, 宜蘭內埤情人灣, 內埤海灘(正式名稱)跟內埤海水浴場, 當初不知是誰在谷哥地圖上名稱編輯成海水浴場, 真的是夭壽, 事實上這裡根本不能游泳, 因為是陡降型海灘, 從空拍海的顏色就看得很明顯, 海岸與沙灘落差據說達10米, 加上風浪大時非常危險, 曾經5年內帶走7條人命
但也由於經常風大, 因此成為風箏衝浪玩家經常造訪之地
往情人灣的另一頭走去, 這裡設有很多停車格, 車子可以直接開進來停車
一開始看到這個地景不懂是啥意思, 後來才知道到賊仔澳玻璃海灘秘境是要拉繩攀岩一小段才能到達沙灘的
在內埤海灘雖然不能下水, 但漫步在沙灘上, 吹著海風, 看著宜人的風景, 心情很舒暢
偶而會發現小螃蟹在岩石上曬太陽
突然發現一海蝕洞甚為驚喜, 但結果深度不深, 從驚喜瞬間就失望了
在海灘上方有一座涼亭, 坐在這裡休息吹著海風欣賞海景真的很棒
涼亭後方有幾間餐廳, 看起來都很不錯
看了谷哥評價, 想要來這間 We, 可是沒開, 所以就選了隔壁的半顆橘子, 評價一樣, 只是賣的東西不一樣
直接上到二樓, 雖然不大, 但是明亮舒適, 陽台還有座位
今天因為風大, 艷陽高照, 所以還是選擇在屋內吹冷氣吧, 否則在陽台邊看風景邊享受美食應該很棒
忘了跟店員說飲料後上, 還好是冰沙, 沒那麼快溶化, 否則等用完餐就都不冰涼了, 這麼大熱天的, 一定要冰的啊
歐陸番茄海鮮鍋(附蔥餅), 怕吃不飽, 又點了一個魷米花, 加上冰沙就真的很飽了
吃完午餐從涼亭旁後方階梯下到造船路右轉前往玻璃海灘
這裡的門牌蠻特別的, 有舊跨港大橋的圖案
順著玻璃海灘的指示牌往前走大約兩百公尺就到了
路邊有幾個空位可以停車, 不過大多都停滿了, 建議把車就停在情人灣, 逛完沙灘後再走過來也不遠
看到這個圍欄徒步穿越沒多遠就到了
一看到這個告示牌傻眼了, 在網路上曾看到有人在此秘境游泳戲水呢, 後來聽說有人因攀爬時不慎跌落受傷, 因此立告示牌, 不過還是可以下去, 只要不下海戲水, 在沙灘邊走走應該沒問題吧
這麼漂亮的海灘, 據說早年是垃圾場, 那些破碎的玻璃製品等瓶瓶罐罐, 經歷多年海浪沖刷, 被海浪打磨成一顆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寶石, 在陽光下整遍沙灘閃閃發亮, 那些七彩玻璃珠寶就好像是當年海盜, 為了躲避官兵追緝而來不及帶走的珠寶, 故名賊仔澳玻璃海灘
左前方那個小島像一座獨立小山, 在谷哥地圖上叫猴猴鼻, 很有趣的一個名稱, 據說南方澳這地區在未築港之前, 住著平埔族中的一支名為「QauQaut猴猴」的原住民族, 約103人, 日據時代1898-1904年日本人在繪製「台灣堡圖」時, 有意突顯此一族群「QauQaut猴猴」, 才會特別的把南方澳最東端, 深具特殊地景的岬角取名「猴猴鼻」
從空中鳥瞰兩座島之間還有陸地相連, 猴猴鼻還有一條明顯的路徑痕跡, 之前應該都還有人登島
賊仔澳玻璃海灘遭到限制活動後, 就變成名符其實人煙稀少的秘徑了吧! 從海水顏色深淺來看, 這裡跟情人灣一樣也是屬於陡降型沙灘, 也有其危險性, 不適合在此游泳戲水
開車從內埤海灘走蘇南公路接蘇花公路到南方澳觀景台
南方澳觀景台有停車格, 停好車步行一下子就到了
不過因為是對向不得跨越雙黃線也危險, 所以必須再往前開一直到有可迴轉的路段, 迴轉回來後也可以就將車停在路邊的白線上, 另一頭離觀景台更近
從這裡可以下到內埤海灘(情人灣), 不過再上來就很陡了
觀景台架在山坡上, 蠻寬廣的可以一次容納不少人
從景觀台可以將北方澳, 蘇澳港, 豆腐岬, 南方澳漁港, 內埤漁港, 情人灣和猴猴鼻一次收錄, 加上藍天白雲, 真是太美了
單眼相機長鏡頭zoom in就可以看到停在中正軍港保家衛國的軍艦和趕工中的南方澳大橋
北方澳和豆腐岬
內埤漁港, 內埤海灘(情人灣)和猴猴鼻
靠山面海的南安國中, 在這裡上課的學生真幸福
結束行程後先回預定的民宿 - 雷米斯莊園, 要穿越蘭陽隧道回到蘇澳鎮上, 一間座落在田野間的民宿
老闆自述這塊農地, 經先人幾代耕種稻田, 水田長滿水蘆竹, 所以叫它蕾米斯, 蓋這棟具西班牙與地中海風格的農舍前後耗時三年, 據說偶像劇 "他看她的第2眼" 女主角魏蔓的房間, 曾在此取景
蕾米斯有鐵雕工藝, 鄉村木工家具, 石頭彩繪及美術繪畫, 大部分的作品與家具都是老闆與家人的精心傑作, 他們一家人都愛好藝術與休閒生活, 讓住在這裡的旅客, 感受截然不同的住宿享受
民宿有兩棟建築, 小編被安排後棟, 停車有樹蔭, 老闆check-in時會問早餐要在房間吃或去外面早餐店吃(有三家配合的早餐店), 選擇房間吃, 結果一早約定時間0730去拿早餐時, 都已經冷掉了, 老闆不知道幾點就去拿回來了, 就是個像美而美的漢堡或蛋餅和豆漿, 覺得這點是唯一不給力的地方
階梯上二樓有公共區域桌椅
房間都用藝術家的名字命名, 像是林布蘭, 莫內和雷諾瓦
今天住的是被老闆升等後的莫內兩張大床房, 可能是平日住客不多, 門口有共用冰箱
房內裝潢感覺帶點英國復古風, 牆上掛的畫似乎跟莫內也沒啥關係, 客廳衛浴在一樓
睡覺的地方在樓中樓, 兩張大床, 空調在床邊, 半夜如果要上廁所還要下樓, 對老人家或行動不太方便的人不太適合
稍微梳洗休息後傍晚開車再到蘇澳港吃晚餐, 點了高麗菜, 炒五花肉和一隻有蛋的大沙母
吃完晚飯又再度回到南方澳觀景台看蘇澳及南方澳最美的夜景, 結束一天的遊玩, perfect ending.
早上吃完早餐Check-out後, 開著車去找烏岩角 - 中央山脈的起點, 找到了停車場, 蘇花公路安魂碑, 但從這裡看不到烏岩角
再往回開, 找到新的下切路徑, 要1-2個小時才能下到海岸邊, 部分路段還要拉繩攀岩陡降, 對腳踝扭傷正在復原過程的我完全無法負荷, 風太大也無法飛空拍, 就在公路上用單眼相機拍拍方形石窟跟烏岩角, 等適當的時機再來吧
回程已近中午, 隨意谷哥了路上一家餐廳, 意外找到一家評價相當不錯的食令鮮魚湯店, 東西也好吃, 推薦給看官
瓜仔肉飯跟炒食蔬
飛魚卵鮮蚵, 在飽滿的鮮蚵上淋上飛魚卵, 搭配獨特的醬汁, 好吃
香烤透抽, 好吃
魚湯店當然要點魚湯, 每天搭配不同的鮮魚
蛤仔湯, 新鮮大顆飽滿的蛤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