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自行車道屬於宜蘭溪南環狀系統, 北連溪北濱海線, 南接冬山河線, 是沿著五結鄉親水海邊所闢建的自行車專用道, 起點為五結鄉防潮大閘門, 終點為養鴨中心, 從谷哥地圖上看, 總長約2.8公里, 新水自行車道兩側為防風林, 沿途沙丘高低起伏, 小道婉蜒, 穿過林投樹, 木麻黃林, 馬鞍藤等, 是宜蘭五結當地發展中的新興景點!
早餐點的是五號咖啡餐館的漢堡和三明治, 從民宿得開車去拿, 不錯吃, 推薦!
今天從大閘門停車場, 騎新水自行車道到清水沙灘, 再轉仙水寺, 經過清水祖師廟, 接上冬山河線, 一路騎到傳藝大橋, 再穿越北部濱海公路橋下, 回大閘門停車場, O型一圈約7.7公里
汽車停大閘門免費停車場卸下電輔小折開始騎
騎上清水橋, 這裡也是五結防潮閘門, 一旁似乎在興建新的跨河大橋
跟著導航來到新水自行車道北邊入口
新水自行車道屬於宜蘭溪南環狀系統, 北連溪北濱海線, 南接冬山河線, 是沿著五結鄉親水海邊所闢建的自行車專用道, 起點為五結鄉防潮大閘門, 終點為養鴨中心, 從谷哥地圖上看, 總長約2.8公里
約850公尺後來到新水沙灘涼亭, 可以休息一下或到沙灘上走走
綿延的細沙, 能夠讓遊客見到海天一色的美景
繼續往南騎, 車道兩側為防風林, 小道婉蜒, 穿過林投樹,木麻黃林, 馬鞍藤等
再騎約800公尺就來到谷歌地圖上一個叫季新村的地方, 其實季新村是一個行政區域, 全村面積2.934平方公里, 東濱太平洋, 南接成興村, 西隔冬山河與協和村, 包括傳藝中心在內都屬於季新村
這裡有一棟廢棄的民宅, 有用廢棄的車輛塗成的人偶倒掛在牆內, 並使用廢棄的輪胎鋼圈鑲在牆上, 介紹許多植物的名稱, 還有用廢棄的漂流木和樹枝組成的野鳥地景裝置藝術
繼續往南騎約600公尺來到一處T字路口
左邊往沙灘, 右邊接往750公尺遠的仙水寺
細緻的沙灘也成為民眾踏浪的休閒去處, 也有人開著四驅車馳騁在沙灘上
跟著導航接著前往750公尺遠的仙水寺, 會通過一些民宅
仙水寺主祀觀音佛祖, 因寺前有一處井水, 名為仙水, 因而命名為仙水寺, 於同治2年(1863)建成, 距今已有162年歷史, 日治時期, 由於寺廟年久失修, 於大正13年(1924)改建竣工, 1971年, 擴建之處為今之正殿, 1978年, 正殿內部裝修完成, 仙水寺的一大特點為位於寺前的仙水, 其由來為寺廟草創之初, 觀音指示於寺外右側開鑿一口井, 泉水甘美, 並能治病, 被尊為仙水, 日治時期, 求水飲用而使疾病痊癒者眾多, 仙水因而聲名遠播
出了仙水寺的牌樓左轉季水路, 穿越北部濱海公路(2省道)接上新店路, 新店路旁有一片公墓
途經永安寺(清水祖師廟), 主祀三平祖師與清水祖師, 也是創建超過百年的古廟
300公尺後接上冬山河線
這裡有一個長方形涼亭, Google地圖找不到他的名稱, 下方一片樹林還有一個小碼頭, 停靠著幾艘小舢舨船, 點綴在美麗的冬山河景中
自此沿著冬山河線向北騎, 前方不遠處就是傳藝大橋
穿過傳藝大橋下不久後就來到傳藝中心園區
透過空拍才能看到傳藝中心和四週圍魚塭的美景
這種地景在宜蘭五結鄉的濱海地區非常典型, 尤其靠近傳藝中心, 冬山河出海口一帶, 魚塭是當地漁業的重要組成之一
沿著冬山河自行車道一邊欣賞美麗的河景, 前往1.2公里遠的北部濱海公路(2省道)
穿過濱海公路橋下, 再騎1.2公里就回到大閘門停車場了
沿路種了很多像是鳳凰木, 鳳凰時節5到7月來時一定很漂亮
經過清水抽水站
快回到清水橋才發現道路封閉了, 於是又往回騎
才注意到路口的告示牌
只好上2省道再從冬山河左岸回到大閘門停車場
中午隨意找了這家位於羅東運動公園附近的烘爐茶壺吃午餐, 號稱是茶壺古董美食館
店內擺設了許多類型的茶壺, 看樣子老闆應該也是茶道中人
和室友點了日式豬排跟檸檬腿排, 份量不少, 飯後還有飲料冰淇淋和幾片水果
最後還有飄香烏龍茶和點心, 吃的超飽的, 真的是對的起他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