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烏來紅河谷位於加九寮溪與南勢溪的交會處, 據說是早期泰雅族人往返往烏來加九寮與三峽熊空的路徑, 紅河谷步道沿著加九寮溪而行, 剛開始坡度平緩, 一直到第二個攔沙壩時的左邊步道開始陡上, 不少登山客會來這裡健行, 呼吸大自然芬多精, 但是因為第一座攔沙壩跟第二座攔沙壩之間的路基部分因災害受損被掏空, 因此目前是暫時關閉步道入口, 而加九寮溪的溪水乾淨無污染, 夏日就成了戲水溯溪的最佳消暑地點, 再加上加九寮溪切割出天然滑水道深受年輕人歡迎, 因此成為新北的熱門戲水景點
一早出門避開上班尖峰時斷來到新店的碧潭, 車停捷運新店站轉乘停車場, 買了早餐就到新店溪畔的碧潭風景區享用
早晨的陽光映照在新店溪和碧潭橋上形成一副美麗的圖畫, 下次可以來騎自行車
在乾淨的公廁解決完生理大小事後, 繼續開車前往距離14公里, 車程約25分鐘的紅河谷步道入口
會先經過加九寮景觀大橋, 烏來鄉中治村有一個名為加九寮的聚落, 整個聚落只有六十九位村民, 但對外聯絡唯一的通路加九寮一橋, 在九十三年艾莉颱風期間被大水沖毀, 從此整個聚落就必須靠著載重有限的便橋對外交通, 生活十分不便, 因此當年台北縣府特別撥款新建一座加九寮景觀大橋於2006年2月落成, 不但改善村民的通行, 更可作為發展觀光的重要景點
加九寮步道為昔日運送木材的輕便車道( 台車)改建, 原是一條運材古道, 至今仍可看見台車隧道的遺跡與橋樑遺構, 加九寮臺車道橋樑係1920年代日本三井合名會社所築臺車道橋樑, 如今只剩二根矗立於溪底的橋墩
車停紅河谷步道入口旁的白線上, 盡量停靠牆邊白線內以避免妨礙車輛通行, 平日一早來停車應該不是問題
紅河谷步道部分路段應災害受損所以暫停開放, 一旁則是紅河谷小型污水處理廠, 據說此處理廠是處理加九寮溪附近幾戶居民的生活汙水, 因此地為水源保護區, 溪水也會匯流到翡翠水庫去, 所以汙水的排放必須更加小心, 這座斑駁的外觀看起來十分不起眼的汙水處理廠, 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沒有它的話我們可能會喝到居民的洗碗水了!
今天要溯溪到加九寮天然滑水道, 所以從紅河谷步道跟污水處理廠中間的小徑下切到溪谷
下到溪谷沒多久就會看到第一個攔沙壩, 這段的溪水很淺, 到達第一個攔沙壩不是太困難
攔沙壩形成水簾狀瀑布, 有攔阻溪流土石的功能, 但也可能對溪流生態造成影響
一般會爬上攔沙壩旁的壩體繼續上溯, 但如果擔心壩體高度的話, 可以從旁邊的小徑前進, 但要注意有許多鋼筋已經外露
從步道口到天然滑水道距離大概有1.3k, 為了節省時間, 從第一個攔沙壩後找到小山徑上切到紅河谷步道
走了大約200多公尺出現岔路, 左邊繼續走紅河谷步道, 右邊則是下切到溪口的第二個攔沙壩
發現中間這一段就是因災害導致底下部分路基被掏空, 因此步道才會暫時關閉, 這裡要小心快速通過避免萬一坍塌造成危險
岔路左上繼續走紅河谷步道, 右下是到溪谷的第二個攔沙壩
第二個攔沙壩看起來比較深, 有些地方會踩不到底最好穿救生衣
泡過清涼的溪水消暑過後, 可以直接從這個堆疊的石頭往上爬
從第二個攔沙壩開始, 感覺經過比較多激流之處, 時而會經過如幽靜有遮蔭的山谷, 時而跨越大小不一的亂石, 要注意腳底下深淺不一的溪流和有可能滾動的水中石頭, 看來還是帶一隻登山杖才能夠探探溪水中的深度, 避免一腳踏空或造成扭傷
以為途中也可以找到上切的路徑走山徑會比較快, 結果找不到就這樣小心翼翼走走停停, 走了約800公尺才到天然滑水道, 因為要手持攝影器材(忘了帶可以架攝影機的溯溪安全帽), 才會變得比較難走
再繞過大石頭後終於到達今天的目的地 - 加九寮溪天然滑水道
赫然發現有人在滑水道下方的深潭上釣魚, 這裡的魚群難道不會被玩水的人嚇跑嗎? 在經過年輕人的指引下, 慢慢游過深潭並爬上滑水道, 並被熱情的釣友廚師招待了一碗熱騰騰的甜不辣後, 也嘗試了一下從滑水道順著激流而下的舒暢快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令人讚嘆
從加九寮天然滑水道再繼續往上溯的話可以到加九寮瀑布, 但有點遠再加上時間的關係就做罷
遊玩天然滑水道後往上方的山徑上切到紅河谷步道, 感謝年輕人的幫忙, 放下手邊的事, 主動帶領爬過這一段大跨距的巨石
從這裡開始就要自己拉繩攀爬, maps.me來看, 從加九寮滑水道上切到紅河谷步道大概有300公尺, 感謝山友在比較陡的地方搭繩
上切到紅河谷步道了, 這裡有幾張座椅提供山友休息
休息過後從這裡開始走回紅河谷步道口就快多了, 距離大概有1.5k, 剛開始步道較為平緩
每500公尺就有距離的標示, 中間還經過未清除的倒木
途中有狹窄的路徑, 要小心通過避免摔落邊坡
開始連續的陡下
回到第二攔沙壩的岔路口了, 再小心翼翼的通過路基部分被掏空的路段回到步道入口處, 結束今天的加九寮溯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