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建於1991年的「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 因長期受到海水侵蝕, 平台基石逐漸崩塌, 引此被列為「危險建築」後於2011年拆除, 長達10年之久後, 在原址進行重建, 終於在2021年9月2日宣布完工, 重現「北海岸最美伸展台」的景觀, 9/11已正式啟用, 即使不是假日, 也已是人滿為患, 大家趨之若鶩一窩蜂的湧入, 頓時人聲鼎沸, 尤其是傍晚夕陽西下時, 更是攝影愛好著不可錯過的新景點!
(建議使用平板或電腦觀看較佳照片效果)
芝蘭公園存在歷史已久, 一直是民眾休閒散步觀賞日落的的好地方
三芝區後厝市民活動中心就在公園內入口處
新的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於9月2日完成, 小編一早來的時候因為還沒正式開放, 只有零星的幾人在拍照
從上方的平台可以拍到整個延伸出去的長廊
海水造型的地板像是跟海連成一線, 猶如走在海上一般
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長約57公尺, 藍色地板像是海水一般, 還有海浪造型的護欄
不過這時候不是漲潮時間, 甚至是退潮時間, 所以拍起來海岸有點乾乾的, 所以建議來拍照前可以參考潮汐表
盡頭圓環處有三芝當地藝術家胡棟民和市府環境美學顧問陳俊良合作完成的「閃亮婚戒裝置藝術」, 意喻「以緣為意、同心為象、指環為形」的浪漫
不只吸引情侶前往拍照留念, 連大叔大嬸阿公阿嬤都趨之若鶩
芝蘭公園旁邊就是淺水灣, 也是夏日民眾戲水的好去處, 另一邊則是後厝漁港
這裡也有許多藻礁, 生長在海洋或淡水湖泊的大型底棲藻類死亡後的鈣化藻體遺骸
芝蘭公園兩邊都有許多餐廳, 都有不錯的海景, 但都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小
像是八角造型的涼亭, 還有海螺造型的地景, 飄流木, 比起海上觀景平台在這裡觀海踏浪欣賞日落會比較少人
今天挑了這家谷哥評價還不錯的海邊灶咖試試, 網路上也有很多照片
先不管東西好不好吃, 一進門果然看到老闆花了不少心思設計布置這家餐廳, 許多造景和擺設讓餐廳變得很好拍
室內除了有花草還有壁畫, 夏天有冷氣, 冬天還有暖爐
室外就有漂亮的海景, 坐在台前還可以看夕陽, 不過這會兒艷陽高照, 大家還是躲室內吹冷氣
今天不是假日, 生意還是不錯, 晚來了就只剩室外的蒸汽浴了, 自己找位子然後到櫃檯點餐
它的品項還蠻多的, 甚至還有酒類, 簡單的拍兩張, 戶外還蠻適合開趴的
餐點還不錯吃, 價格應該有包含餐廳的音樂,氣氛跟海景, 哈! 跟室友分別點了三杯雞套餐(NTD350)跟早午餐裡的舒肥雞胸佐法式組合(NTD300)
吃飽飯後可以去後厝漁港走走, 屬於第二類漁港, 是三芝區內唯一的漁港
新北市政府花大錢, 將原本舊有貨櫃移除, 重新興建20間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漁具倉庫供漁民使用, 由彩繪團隊以人工漆畫方式, 將倉庫外觀融入了青春山海線圖樣, 也帶來漁港多元新風貌意象
恰巧碰到漁民船隻吊掛清洗船底作業
漁民也希望漁會能把吊掛漁船的機器更新, 好讓他們能更有效率的作業
漁船如果長期停泊在港邊, 船底都會長滿野生牡蠣, 清除下來的牡蠣還會有人要
後厝漁港設籍船隻多至石門、淡水一帶海域從事一支釣、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業, 作業地點距岸約3海浬, 一般均當日往返, 漁獲物以鰻魚苗、魩仔魚、黑鯛與鰆魚等魚類為主, 漁民還說3海浬內都有規定捕撈的項目, 真的是上了一課
漁港內似乎開放給釣客釣魚, 雖然是艷陽天卻也釣得很開心
港區內和堤防外也都可以看到藻礁, 台灣到處都有藻礁, 深深覺環境保育必須跟經濟發展取得平衡
後厝漁港沒有淡水漁人碼頭人潮洶湧, 也沒有觀光魚市的人聲鼎沸和熱炒美食, 因此也沒有甚麼魚腥味, 只有原始的海水跟海風的味道, 而且漁港看起來很乾淨
竟然有人穿著釣魚裝就站在海裡釣魚, 剛好是退潮時間吧
如果只是單純的觀賞日落, 在這裡靜靜地等待夕陽西下, 會比在海上觀景平台來的清靜和有情調多了
不過結合夕陽跟海上平台的夕照, 芝蘭公園還是首選, 看到一整排的腳架就知道哪裡是攝影愛好者喜歡的角度
很多人在等太陽剛好落到戒指環上, 像是鑽石戒指一般
其實這樣單純的落日也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