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山風景區, 是台灣參山國家風景區所屬三大風景區之一, 以北台灣佛、道教名山 - 獅頭山為核心, 獅頭山為北台灣佛教、道教名山, 勸化堂(含輔天宮、開善寺)、獅巖洞(元光寺)等寺廟宮觀依山勢而建, 樣式古樸壯觀, 周遭環境優雅, 為著名的朝聖地, 為北台灣古寺廟最集中的聖山, 1937更年獲選為台灣十二勝景之一, 沿著古道一路前行,便會看到著名的獅山大石壁,陡峭且壯觀的石壁上刻有「即心是佛」等字樣,更讓清幽的古道增添一股靈氣,是旅客來到獅山古道的必訪景點之一, 過了望月亭還可以前往獅頭山三角點, 編號29號小百岳!
汽車導航到獅頭山勸化堂停車場
停好車後從入口拾階而上
好天氣連狗都出來曬太陽了
轉經筒, 又稱轉經輪, 其表記刻有六字真言, 依據藏傳佛教的教證, 凡轉動經筒一回, 等於誦讀了一遍內藏經文
來到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山門-紫陽門, 用磚、瓦、土、石混合結構, 門上斗拱則以木結構為主, 是三代名師的百年聯手合作譜出的傳奇, 還有特別的是門前難得一見的閉口獅, 有此一說是, 一入紫陽門的輔天宮主祀地藏王菩薩, 來到地府之界, 人生的功過好壞早已留下紀錄, 此時再自說利己之言又何益, 所以石獅閉口不語
通過紫陽門後來到始建於民國四年(1915)的輔天宮, 主祀奉地藏王菩薩, 又有地府之稱, 配祀天上聖母, 閻羅天子和文判官, 輔天宮是獅頭山寺廟群中,唯一不貼岩壁而建造者, 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廟宇建築, 坐北朝南, 由紫陽門、金亭、前埕、拜殿、正殿、鐘鼓樓、獅山大樓、會議室、炊事房、石階迴廊等空間所組成
輔天宮最精美之處在於屋脊上的七彩「剪粘」, 登上石階檐廊, 佇立清虛門前方, 放眼望去, 錯落有致, 尊卑分明的前殿與正殿屋頂, 華麗熱鬧
通過清虛門後來到勸化堂, 明治34年(1901)歲次辛丑9月22日動工興建殿堂, 翌年落成, 殿內玉清宮奉祀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和司命真君三恩主, 大成殿供奉至聖先師, 雷音殿奉祀釋迦牟尼
離開勸化堂後來到道德門, 門前有棵九丁榕, 據說因楊堂將軍的建議而被保留, 因此也有人稱它為將軍樹, 通過道德門後, 左邊前往舍利洞, 右邊開始登山
由青石鋪成的石板路, 為獅山古道之精華路段, 歲月已超過一甲子, 是具有歷史風味的小徑, 呈之字型一路向上, 經過老叢綠林, 勸化堂到三角點大概只有1.1公里吧
每一段路就會一則勸世文
轉角石桌椅休息處
經過著名的獅山大石壁, 巨大岩壁是獅頭山特有的地質景觀, 類似桃園的白石山, 獅頭山的寺廟也使用此種巨岩壁作為屏障, 而獅山大石壁的位置陡峭且腹地狹小, 因此較少人為破壞得以保留原貌, 人工痕跡僅有岩壁上的佛語刻字
最後經過這一段陡上的石階, 就到達新竹和苗栗的縣界立碑, 而一旁的望月亭可以稍做休息
望月亭前, 左邊就是大石壁上來的石階步道, 右邊就是前往獅頭山三角點的山徑, 大約剩500多公尺
一小段可以拉繩攀爬的山徑
由於獅頭部份岩壁之形酷似獅子蹲踞之狀,故名獅頭山
來到設有三等三角點的山頂, 編號29號的獅頭山小百岳, 並設有氣象監測及通訊中繼站, 只有大概180度的視野, 這次並沒有走O型, 而是尋著原路下山回停車場, 來回不到3公里
回程北上時找了這家貨櫃89咖啡-新竹景觀庭園餐廳吃午餐, 離勸化堂開車20幾分鐘, 前庭跟室內都設有用餐區
可能是老闆投餵的流浪貓, 安靜的蹲坐在椅子下, 陌生人靠太近會跑掉
跟外觀繽紛色彩的貨櫃屋一樣, 餐廳內的擺設也是五顏六色
米飯簡餐含附餐飲料, 一客NTD320, 不收服務費
後院有搖椅和可供小朋友玩耍的綠地, 用餐完後繼續北上打道回府, 結束兩天一夜的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