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區福山里山林景緻原始, 清幽純樸, 宛如世外桃源的「福山部落」, 是泰雅族人移居烏來的最初地點, 也是最深山的部落, 部落內處處可見壁畫與雕刻,展示著泰雅族生活、信仰與文化等內容的主題,村內石砌的天主教堂,相當具有特色。因福山部落位處於南勢溪上游水源保護區, 再加上開發少, 是目前烏來五里中最具原民風格的部落。(資料來源 : 原住民資訊資源網)
一大早6點出門又來到烏來達魯斯吃早餐, 他的份量蠻大的, 跟室友兩人點了一份漢堡, 蛋餅再加一個蘿蔔糕跟飲料, 吃得超飽的
吃完早餐再到烏來停車場解決生理大小事, 9點以前停車都不用錢, 利用這裡為起點可通往桶後林道, 內洞林道, 烏來瀑布內, 洞瀑布等景點
跟著導航走結果導到比較小的瀑布路, 一路沿著南勢溪經過烏來台車瀑布站乘車處跟烏來瀑布
從烏來瀑布大約開7公里來到位於五重橋的五重溪瀑布, 泰雅族人稱為 "蘭吼瀑布", 溪瀑重疊而下, 上下有五層因而得名, 一旁設有觀瀑涼亭, 是前往福山部落途中一處適合停留休憩兼賞瀑的景點
再開約3.2公裡來到福山1號橋就進入德拉楠下盆部落, 這裡有基督教長老教會下盆教會
從福山一號橋到大羅蘭聚落剩最後5公里了, 中間還經過新福山二號橋, 有福山天主堂和德拉楠國小的李茂岸聚落, 地上有紅綠黃相間色彩道路車速要放慢並注意小學生, 沿途的山巒, 深谷風景秀麗, 越往裡走感覺景觀就越原始
從烏來停車場總共開了18.2公里終於來到福山村的大羅蘭聚落(一般稱為福山部落), 從箭頭的方向先前往福山橋頭私人停車場, 收費計次100元
老闆人很客氣還請我們吃小香蕉(忘了甚麼名稱)有免費奉茶
停車場一旁就是待會要走的古圳步道接溪瀧步道回程
清朝中葉, 泰雅族人即在此建立塔拉南聚落(即大羅蘭)、李茂岸聚落,為烏來鄉境內最早建立的聚落, 其後因人口增加, 族人乃向南勢溪下游遷移, 而留在福山境者, 經多次異動乃建立 屯鹿、李茂岸、卡拉模基、大羅蘭等4個聚落, 這裡則是沿著大羅蘭溪建立的大羅蘭聚落, 大羅蘭溪則是在大羅蘭吊橋附近注入南勢溪
大羅蘭聚落有頭目的家和幾間為觀光客而開的餐廳
這裡也是北107鄉道的終點, 今天也遇到一些自行車友騎到這裡休息
今天要走沿著大羅蘭溪旁的古圳步道從馬家堡開始到蝴蝶公園後, 跨過景觀橋到對岸, 回程走瀧溪步道回到剛剛的停車場來回大概兩公里
古圳步道算是親民平緩好走, 有少數階梯, 沿途可以欣賞大羅蘭溪飛瀑激石的景觀
大羅蘭溪有多處的攔沙壩, 以調節泥砂的輸送, 穩定河床和防止河道兩岸的侵蝕和崩塌
來到一處木棧道的休憩平台, 一旁有高低落差的溪谷像是一個小瀑布, 豐水期或下過雨後會讓大羅蘭溪看起來更氣勢磅礡
以為全程都平坦好走, 沒想到還有一段從平台右邊陡上的階梯
樹根包住巨石的奇觀
上來之後又變平坦了, 在日治時期因農業需求開鑿水圳灌溉, 造就了水圳工程發達, 至今水圳依舊潺潺不息, 步道沿著水圳而行, 這一條也是原住民的獵徑, 動植物生態豐富
來到大羅蘭溪的一處圓形聳立觀景平台, 這裡有大羅蘭溪的介紹
一旁有一處像是新建還蠻乾淨的公共廁所
再往前走就是蝴蝶公園了, 可是好像沒有看到很多蝴蝶
有泰雅族充滿藝術感的的巨型木雕
蝴蝶公園也有一處建築於溪旁的觀景台, 只是沒有遮蔭
最後就是福山景觀橋, 也就是水圳步道的終點, 跨過景觀橋就到了另一邊的溪瀧步道
過了景觀橋往裡走, 還有一處黃金水岸休閒園區, 碰巧今天關閉沒有營業
回程走溪瀧步道, 大約也是一公里, 中間有一小段比較原始的山徑, 比起平緩的水圳步道, 比較像是在爬山
再經過一連狹長的木棧道
再接一連串的上坡階梯
有防止落石的防護網路段要盡速通過
開始下坡路段, 山徑漸趨平緩
快到停車場前約300公尺有一處福山達卡露營區, 看起即使是平日也蠻熱鬧的
沒多久就接回停車場了
中午就在聚落的馬岸餐廳午餐, 雖然有營業但是老闆娘說平日的話最好先預約, 她才能事先準備菜, 否則她有什麼就煮什麼菜了, 還是有得吃啦
夏天沒有空調是有點熱不過還好有大電風扇
老闆娘有什麼煮什麼的珠蔥蛋, 和菜單上沒有的五花肉炒香菇野菜, 還有野生苦花魚, 小刺蠻多的不好挑
老闆娘還耐斯的說她的園子裡種了一些水果, 我們可以自己去摘來吃, 原住民的朋友就是這麼豪爽, 下次再來的時候應該是要到卡拉莫基步道的溪谷水潭祕境了